BRT场站设置 |
BRT
站点设计
据相关资料显示,公交车在停靠站耗费的时间占其总运行时间的19%~21%,因此停靠站点的设置是BRT设计的关键环节。
BRT
站点分类:
1)按功能划分为中途停靠站、换乘站和首末站:
中途停靠站::规模较小,只提供乘客上下服务,较少地考虑与其它公交线路和交通方式的换乘问题;
换乘站:规模较大,除提供本站附近乘客上下车的服务外,还需要重点考虑与其它公交线路和交通方式的换乘问题;
首末站:规模很大,应具有足够的场地提供车辆停放、调度和维修,同时须配备停车场和必需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方便BRT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换乘和乘客候车。
2)按售验票方式划分为开放式车站和封闭式车站:
开放式车站:站内不设售验票系统,功能相对简单,宜于维护。开放式车站一般用于车上售票的收费方式,车站的造价较低;
封闭式车站:设有收费区和不收费区的隔离措施。车站须设置售验票系统,并需要工作人员职守。封闭式车站用于车下售验票的收费方式,车站的造价较高。
3)按车站位置可划分为路中型车站和路侧型车站:
路中型车站:适用于路中型专用道形式,具体又可分为岛式车站和侧式车站,这种车站的规划与设计必须慎重考虑行人通道问题,避免造成对其它交通方式的干扰。车站造价较高;
路侧型车站:路侧型车站适用与路侧专用道形式,其设计可简单化,交通组织类似于常规公交车站,只是配合BRT车辆的构造其设计有所不同。
4)中途停靠站按设计形式可分为直线式停靠站和港湾式停靠站:
直线式停靠站:直线式停靠站即为无港湾式,靠路右侧设置的公交专用道,公交车直行直接靠站,沿路中设置的公交专用道,公交车要经过一段交织段变换车道驶至路边停靠。这种形式的停靠站没有超车设施,一般设置在道路宽度有限,且不易拓宽的路段。因此,适合于公交车上、下客流量较少且高峰时间公交车的到达不出现“列车化”现象的情况:
港湾式停靠站:港湾式停靠站可以将道路在局部拓宽,也可以压缩人行道,使公交车在原有车道外停靠,预留出超车道。这种停靠站对道路宽度要求较高,但因为有超车道,能够保证公交专用道的畅通,减少公交车辆的延误,同时也避免公交车对其他车辆的干扰。
|